台灣棒球人物誌九十二:江泰權

江泰權

奧運三朝元老,棒打野茂的全壘打;台灣職棒的不堪回首。那短暫四年的台灣職棒出賽,卻因那不堪而結束在台灣的職棒生涯並遭終生禁賽;傷了他自己,也傷了台灣棒球的發展。

無數次的國手,無數次的精采表現;但事件著實抹煞了一部分,或大部份,或全部的榮光與歷史。

日正當中的光芒是多年辛苦的苦練結果,海嘯的毀滅卻只要一瞬間;他的故事,提醒著我們的人生;努力堅強,步履薄冰,永不放棄。

以下是江泰權4年台灣職棒選手生涯的紀錄(CPBL):
出場次: 331
打席: 1242
打數: 1093
安打: 304
全壘打: 5
打點: 118
打擊率: 2成78
盜壘: 43

奧運三朝元老;江泰權

美職交易分析:Andrew Miller如何改變了現今自由球員市場?

Andrew Miller如何改變了現今自由球員市場?

大家都在討論今年的自由球員市場為何如此清淡,也得確出現了以往較不一樣的因素,例如馬林魚隊的易主,這讓整個自由球員市場等於突然多了好幾個大脚的球員,如原本洋基的目標會在達比修,現在轉向Stanton,而紅雀也因為交易到Marcell Ozuna,對火力的補強也少了需求。加上光芒及海盜的大清倉都讓整個打者市場的供需失調,再加上在現今CBA的架構下越來越多的球隊選擇以輸(Tanking)來加速重建,使整個自由球員市場亂了調。

以往救援投手市場總被經營團隊視為可有可無的一環,頂多頂尖的終結者才能拿到大約,但跟先發投手或明星野手來比總是低了一截。而今年的救援投手市場確是異於以往,大家看看今年的Brandon Morrow、Tommy Hunter、Anthony Swarzak,這幾個投手過去甚至還都拿小聯盟合約,但今年都拿到兩年14-21MM不等的合約。其實這可能要歸功於Andrew Miller在2014球季末簽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合約36MM/4yrs,過去在大聯盟救援投手尤其是非終結者很少能拿到這樣的合約,更何況在當下Miller生涯也只有一次救援成功的紀錄,而且洋基簽下他並沒有保證給他終結者的工作。其實在那個當下Miller手上甚至還有更好的offer(40MM/4yrs來自於太空人隊),只是在那當下他認為太空人隊並未有足夠的競爭力,才使得Miller選擇跟洋基簽約。後來又因為洋基交易他到印地安人隊,而 Terry Francona富有創意地使用他,不拘限於佈局或終結者,更沒有局數的限制。這讓各隊都群起效之地在找自己的Miller,這樣也讓整個救援投手的身價水漲船高。

筆者之前就有提到救援投手的黃金時代來臨了!往後這個趨勢可能會更明顯些。又讓我們來看看同樣去年打了38支全壘打的Logan Morrison and Mike Moustakas都只拿到一年6.5MM的保障約,這跟之前大家預測地有相當大的出入。在這個全壘打齊飛的年代,會打全壘打且只有單向功能的選手,反而越來越不被重視。這從前年Chris Carter打了41支全壘打後,來年竟然只拿到一年3.5MM的合約,就看出整個趨勢的轉變。大聯盟球員市場正在改變,某些類型的選手可能會被高估了,相對地某些類型的選手卻也會被低估。

往後幾年的趨勢應該不會有多大的變化,尤其是未來三年都還在同樣架構(CBA)下運作,輸(Tanking)似乎對重建的球隊來說是最快也最有效的作法了,要能夠像今年的巨人或者是皇家隊能想法子在夾縫中求生存的球隊,以後也許會更少見了。而且若大聯盟不重新思考用球的部份,那全壘打只會越來越多,那投重打輕只會越來越明顯而己。其實這也可能是大聯盟官方不得不採行的策略,面對觀眾平均年齡越來越高及其他職業運動競爭下,高得分及全壘打滿天飛畢竟還是比較容易吸引年輕族群來看球。另外大聯盟也急欲想加快整個比賽節奏,也是想吸引年輕族群的加入。

自由球員市場就如實際生活中的商品市場,行情總有起起落落,此時受到歡迎的產品,也可能在下一刻產生了變化。就Andrew Miller本人來說,明年又得重踏入自由球員市場,他是否能像今年般受益於救援投手市場高漲的行情,讓我們持續看下去!


作者: 阿不寬

一個身形漸寬的中年大叔,從以前深愛CPBL,到偶然的機會來到芝加哥從此愛上小熊隊;也開啟對MLB的狂熱。喜歡從球隊的農場開始觀察,到整個球團經營策略的形成,這樣更能瞭解為何而贏,為何而輸;且在這當中深深體悟大聯盟經營的微妙及精深。

美職交易分析:Mike Moustakas終於簽約了!

Mike Moustakas終於簽約了!

以令人震撼的價格回到老東家:皇家隊
三壘手一直是一個球隊的攻擊中心之一,基本上有攻擊力防守若不差的話,那身價肯定不低。話說今年三壘手自由球員有Moustakas/Frazier/Cozart等。Zack Cozart早早就在去年十二月以38MM/3yrs跟天使簽約,而Todd Frazier經兩個月的等待後看破而簽了一個17MM/2yrs的合約。而2017年球季還以38支全壘打打破皇家隊史紀錄的Mike Moustakas,卻一直找不到工作,還一度傳出不排斥等到季中Rule4選秀後拋掉綁在身上的選秀權後才簽約。原本美國媒體都預估他可能拿80M/5年上下的合約,最後竟然簽了一個看起來合約總值是22.7 MM,但實際上第二年合約的選擇權要執行的機會不大,所以最終可能是一年的合約只值6.5MM。他先前預估的拒絕了皇家17.4M的報價,現在真的是始料未及啊!

其實Moustakas一直都是個不錯的球員,有參加過兩次全明星賽,而且也是個不容易被三振的球員,只是保送數不高所以上壘率一直是個問題。根據Baseball Reference網站的資料,Moustakas在2017年是1.8wins高於替補球員/過去最高是4.4WAR。我想這一年約對現在才29歲的他可能真的太委屈了,而回頭看天使跟Zack Cozart反而是有點過高的合約。

這個合約最大的得利者應該是皇家隊,雖然拿不到綁在Moustakas身上的選秀權,但等到季中交易時刻還是有機會能交易到幾個像樣的新秀。雖然大家都知道皇家是在重建,但絕非擺爛式地重建,從他最近幾個高P/P ratio的合約如Jon Jay/Ricky Nolasco/Moustakas/Duda等,即使不能保證產值會比Hosmer/Cain/Moustakas都在時高,但至少有盡力在建構一支有競爭力的球隊,這樣起碼是對得起買票進場的球迷,而且季中又多了些籌碼可以交易新秀來加速重建。我想皇家這樣的作法得確值得讚賞,也提供了另外一條路給重建中的各隊來思考一下。


作者: 阿不寬

一個身形漸寬的中年大叔,從以前深愛CPBL,到偶然的機會來到芝加哥從此愛上小熊隊;也開啟對MLB的狂熱。喜歡從球隊的農場開始觀察,到整個球團經營策略的形成,這樣更能瞭解為何而贏,為何而輸;且在這當中深深體悟大聯盟經營的微妙及精深。

台灣棒球人物誌九十一:王維中

王維中 (規則五的幸與不幸)

突然出現在大聯盟,好事?壞事?
那一年讓以為球迷的我喜出望外,但之後的發展雖然不樂觀,不過也不意外。為甚麼?因為釀酒人的做法真的有驚嚇到很多人(包含他們的球迷);目前看到的狀況或許可以當作是當時規則五的後遺症。

25歲多的年紀,雖然對於美國農場來說是有點高;但去年在小聯盟的成績也不算差甚至可以算是上乘,不過依然被(暫時)放棄;一開始小編也是二大金剛摸不著頭腦,不過後來小編小小觀察瞭釀酒人之後,再加上小編自己小小的主觀看法:球場上的總教頭或許已經不喜歡或不信任他了。

今年,2018年;王維中要在韓國NC恐龍職棒隊顯身手。雖然暫時不能看維中在美國系統出賽,不過以維中的身手要在韓職拿下個雙位數的勝投應該機會頗高!

讓我們一起位王維中在韓職加油、喝采吧!

以下是王維中2年美國大聯盟選手生涯的紀錄:
出場次: 22
勝場: 0
敗場: 0
救援成功: 0
投球局數: 18.667
防禦率: 11.09

驚奇的棒球旅人;王維中

運動科學專欄:中華職棒大聯盟-直覺與數據拉鋸的戰場

中華職棒大聯盟-直覺與數據拉鋸的戰場

棒球大數據
大數據是一門顯學。大數據在商業、經濟及其他領域中,重要決策根據資料和分析而作出,而並非基於經驗和直覺,但如此本質與概念卻存在著在快速演進時代中、容易被取代的危機。數據科學 (data science),必須先觀察資料,提出假設,進行驗證結果。關鍵因素在於是怎麼樣的領域知識 (domain know-how),不論身處何種產業或狀況,都必須先掌握該產業的關鍵知識,然後提出假設,只有對的問題與假設,才會得到正確的答案。數據科學逐漸受到各領域重視之際,如何將數據科學的概念結合應用到運動的訓練與發展上,亦逐漸受到研究人員的關注;到底數據科學或者大數據適用於棒球運動嗎?美國職棒大聯盟強調數據分析的「魔球」、破除「貝比魯斯魔咒」與「山羊魔咒」等已提供明顯例證 (註一)。
「大數據棒球的妙用」提及,從Henry Chadwick到Bill James的「賽博計量學」 (Sabermetrics);到運動家隊總經理Billy Beane的Money Ball棒球大數據的充分應用;再到海盜隊總經理Neal Huntington在無法灑錢、改變球隊體質情況下,只好轉向「魔球」策略,驅使海盜以漸進、人和的方式,透過簡單圖表、鼓勵挖掘問題、再由數據分析部門提出解答,減少傳統派對抗大數據的抗拒,重要的是,球員、教練不會覺得分析師只是坐辦公室的,而是球隊的一份子,為球隊勝利貢獻心力。

棒球場的直覺
這幾天,兩個中華職棒大聯盟 (CPBL) 退休球員專任教練個案,優異的球員退休、轉任教練,無論從中職現況、從直覺、從經驗法則來看,除非球員另有其他想法意願,否則不但理所當然、更是一種必然。案例一「富邦教練團調動 陳連宏、克魯茲正式入團」陳連宏在去年赴美進修,加入美國職棒聖地牙哥教士隊小聯盟的教練團,並在季末返台,富邦隨後與他接洽,確定讓他成為職棒29年富邦二軍的總教練。案例二「教練生涯第一天 林岳平不投球不留遺憾」35歲就退休會不會太早?林岳平說:「是有人這麼問我,說真的我要投也還是可以,但現在球隊需要我的是教練角色。」但是真正要從選手身份退下去,大餅還是猶豫了一下,他說:「球團在去年秋訓前一天就告訴我,教練也跟我提過,但我還是考慮了兩個禮拜,大概在秋訓後段才確定,就跟著他們 (鄭博壬、高建三) 看怎麼做,其實現在也是一樣,畢竟我還不熟悉。」。可以確定的是,棒球人的直覺與經驗法則,一直是球場內外制定決策的重要資產與依據。

CPBL Money Ball
兩個個案優秀教練的聘任決策、如何而來?又或者中職教練的聘任依據是甚麼?是執教成績?教練年資?專業進修?外籍教練?原住民身分?直覺與數據的拉扯,能不能夠取得適當的平衡點呢?若師法MLB,怎樣的形式適合CPBL (中職money ball)?如何能夠「制定決策基於資料與分析、而非經驗與直覺」?數據分析過程中,如何像海盜隊一樣「減少傳統派對抗大數據的抗拒」?
事實上,近十年多來國內運動管理領域學者對於中職議題研究投入甚深,絕對具有值得參考應用之處。從學術研究轉換成科普角度來談,105年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結案報告「退休職棒球員轉任教練效率探討-以中華職棒大聯盟為例」(註二、目前投稿中) 指出,職棒環境競爭激烈,每年皆有為數不少的退役球員面臨轉職問題,轉任職棒教練位置算是大部分球員的首選,如何轉任教練?甚麼條件與資格可以轉任教練?建構適當的條件與具體圖像,對於管理階層、現任教練、以及即將面臨退役球員,創造可以依循的目標與方向,可謂至關重要。

計畫鎖定2014年至2016年中華職棒大聯盟例行賽四個球團共計168位教練人次,經求算球團勝場與效率值後,尋求影響球團效率之教練關鍵因素,探討教練的年紀、教練年資、球團經驗、前職業球員經歷、專業進修、本土教練身分、學歷、原住民身分等八項指標是否為主要影響因素。結果發現,「團隊經驗」、「前職業球員」兩項指標呈現顯著。
其中,「團隊經驗」為負向顯著,說明2014-2016年中華職棒大聯盟例行賽,各隊教練團以不同背景或出身的教練組成、對於例行賽結果影響更具優勢。實際案例驗證,統一獅隊為中職最元老球團,從職棒元年起即奉行「純血政策」、基本上皆以該隊退休球員擔任教練工作,並創造目前中職最多奪冠紀錄表現;然而研究期間獅隊並未贏得季冠軍、無法以實際戰績加持。合理推論因為當前傳播媒體與網路資訊多元且發達,加上從國外歸國球員與教練數量大幅增加,新的觀念與訓練方式不斷導入國內職棒環境,似乎正符合現代棒球觀念快速演進之趨勢。拉長時間軸距來看,統一獅隊現行多以球團退休球員轉任教練之作法、歷經職棒28年,原本存在的優勢,經過時間以及棒球知識快速演進趨動之下,對照其他三隊教練團成員組成相對多元化,似乎呈現背道而馳之勢,值得後續更深入的討論。
再者,「前職業球員」指標顯著,說明職棒退役球員的寶貴經驗絕對為職棒賽場上之珍貴價值,若能輔以適度專業進修、精進技術交流、執教經驗累積,對於棒球運動傳承與發展具有正向成長力量,可謂中華職棒大聯盟與球團重要的人力資產。許多從效率角度分析的文獻 (註三) 驗證,針對具有實戰經驗的球員,在卸下球員身分、轉任教練後,證實具有前職業球員身分的教練可以創造更好的執教表現。

統一獅教練團純血政策有問題嗎?
「協助年輕獅投 王建民:用下半身帶上半身」王建民與蔗總、獅隊投捕教練高建三都是老朋友,前陣子在中職主辦的投手營中,也與獅隊一軍投手教練鄭博壬有所交流,建仔說:「鄭博壬有把去年底在臺北那邊 (投手營) 學到的東西帶回來教選手,我剛好也可以幫他們看一下。」。據筆者所知,現今中職的教練們幾乎都是求知若渴、努力吸收新知,上述現象正說明著純血政策的統一獅隊教練團並未存在對錯問題 (我的好朋友高政華教練就在其中啊…),也不一定來自國外的教練就一定具備較佳執教能力,重點反而在於教練們選擇如何「學習新知」、以及執教能力「靈活應用」、最終建構「適合我們」訓練與競技模式的重要性。

退休職棒球員轉任教練之轉銜訓練
「國際賽難勝韓 柳承安:臺灣職棒隊太少」提到2017冬季棒球聯盟韓國職棒聯隊總教練柳承安討論職棒球員退休後轉任總教練議題,柳承安分享韓國做法,球員退役後,會先到美國或日本進修1、2年,再回國擔任教練。對於臺灣不少職棒球員退役後,直接轉任教練、甚至總教練,柳承安感到有些意外。或許,協調共識、建立制度,落實退休職棒球員轉任教練之轉銜訓練 (如美日職棒聯盟之教練進修與見習、國外訓練營之技術交流等),對於球員、教練、與球團三方面,都能夠創造更大效益。

棒球人的專業know-how創造正確答案
【數據科學看世大運:漠視運動科學,讓運動員只能靠天吃飯,迷信「氣勢」】引進數據管理對臺灣運動員確實是有再進一步成長的機會。不論何種運動項目,在這變化快速的年代,善用數據分析思維與觀點,增進競技表現,應該沒有太多爭議才是。關鍵因素在於棒球人如何大膽運用棒球場內外的專業know-how,願意多所嘗試新思維與新方法,善用數據同時掌握關鍵知識,提出對的問題與假設,不論技術、策略、管理、心理、訓練與競技…,一定能夠創造屬於臺灣棒球的正確答案。
兩個優秀教練聘任決策,也許沒有絕對的對錯,或也許又要回到熟悉的「結果論」才有答案。但是,若是能夠經由棒球專業know-how,介接並成為直覺與數據科學的橋樑,誠如「大數據棒球的妙用」所言,大數據所提供的可以參考,不過棒球畢竟是人與人的對抗,有時候相信自己的直覺和靈感最可靠,也不能完全否定經驗。若能妙用大數據棒球與球探報告,讓我們走出不必要的盲區,接觸多元的比賽細節,在科技輔助下猶如全盤掌握一般,也許更能接近棒球神妙之處。
事實上,有關中華職棒大聯盟一系列的數據科學研究,包括「選秀模式」、「球隊攻防策略」、「個別球員攻防策略制定」、「球員效率追蹤」、「二軍球員升降人力配置」、「談薪制度」等模式皆已發表在SSCI、SCI、TSSCI等學術資料庫之期刊論文作為理論支持,但我們一再強調必須經由中職戰場實務調整,方能適切且精準地運用在行政團隊、教練團、與球員階層,藉以達到增進球團行政管理、有效人力資源運用、提升訓練效率、強化職棒球團競技表現、落實球員薪資制度…等,「中職Money Ball」或許近在咫尺。有機會的話,再跟大家分享。

註一:林文斌、葉劭緯、楊鎮浯 (印刷中)。從數據科學觀點探討中華職棒球員與球團效率管理。體育學報。
註二:林文斌 (2017)。退休職棒球員轉任教練效率探討-以中華職棒大聯盟為例 (計畫編號:MOST 105-2410-H-119-009-)。臺北市:科技部。
註三:退休球員轉任教練文獻佐證 (Bridgewater, Kahn, & Goodall, 2011; Dawson & Dobson, 2002; Goodall, Kahn, & Oswald, 2011; Kelly, 2008; Wicker, Orlowski, & Breuer, 2016)。


作者: Winbeing

我用我的方式愛棒球。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體育園丁。 前文化大學棒球隊隊員、前養樂多棒球隊隊員。

美職動態分析:2018/03/01 自由球員市場盤點及後續各隊補強預測

2018/03/01 自由球員市場盤點及後續各隊補強預測

今年自由球員市場的詭異狀態真是前所未見,春訓己經進行的如火如荼,讓我們來盤點一下還有那些自由球員還未找到工作,以下是用MLB Trade Rumors Free Agents Tracker整理出來還未簽約的球員:
Starting Pitchers: 15
Jeremy Hellickson, Ubaldo Jimenez, John Lackey, Matt Garza, Brett Anderson, R.A. Dickey, Alex Cobb, Scott Feldman, Clay Bucholz, Jake ArrietaLance Lynn, Jeff Locke, Chris Smith, Jake Peavy, Ricky Nolasco

Swing Men: 4
Mike Pelfrey, Tyler Pill, Cesar Valdez, Trevor Cahill

Relief Pitchers: 14
Trevor Rosenthal, Robbie Ross, Eric O’Flaherty, Bryan Morris, Josh Smith, Josh Collmenter, Zach Putnam, Greg Holland, Jason Grilli, Typer Clippard, Chad Qualls, Koji Uehara, Houston Street, Drew Storen

First Basemen: 4
Tyler Moore, Mark Reynolds, Danny Valencia, Adam Lind

Second Basemen: 4
Neil Walker, Brandon Phillips, Aaron Hill, Mike Aviles

Third Basemen: 4
Yunel Escobar, Jhonny Peralta, Mike Moustakas, Conor Gillaspie

Shortstops: 2
Stephen Drew, J.J. Hardy

Catchers: 3
Jonathan Lucroy, Carlos Ruiz, Geovany Soto

Outfield: 12
Arismendy Alcantara, Justin Ruggiano, Alejandro de Aza, Jon Jay, Franklin Gutierrez, Andre Ethier, Chris Coghlan, Ichiro Suzuki, Jayson Werth, Melky Cabrera, Seth Smith, Carlos Gonzalez

Designated Hitter: 3
Matt Holliday, Rickie Weeks, Jose Bautista

以上有些球員以粗體字來表現的是被排在前25大自由球員,包括Alex Cobb/Jake Arrieta/Lance Lynn/Greg Holland/Neil Walker/Mike Moustakas/Jonathan Lucroy/Carlos Gonzalez共八位。有將近三分之一的前25大自由球員都還找不到工作,其中不乏是明星球員及對未來新球隊更會有極大貢獻的球員。
接下來讓我們來盤點以下後續比較有機會再做補強的球隊:
我們以FanGraph網站的2018 Projections來看,扣除掉幾個明顯領先(Cubs/Astros/Red Sox/NYY/Indians/Nationals/Dodgers)及明顯重建中的球隊(Rays/Royals/Tigers/White Sox/Marlins/Pirates/Reds/Padres),我們挑出以下幾支比較有機會做補強的球隊來做比較深入的探討及各區後續情勢的轉變。

在國聯中區的部份,雖然小熊還是被看好一枝獨秀,但紅雀在2018 Projections也只差了小熊6場的距離,而紅雀本來就是一支底子很厚的球隊,若紅雀有心一搏那Mike Moustakas/Greg Holland、甚至再把Lance Lynn找回來都不是不可能。釀酒人雖然在Projection部份只有78勝,但光想到去年小熊在很季末才把酒鬼拋掉,再怎麼想酒鬼今年絶不會只有78勝,再補了二大外野手也簽了幾個牛棚,若老闆有心再上一層樓Jake Arrieta也會是個很好的目標。今年酒鬼特別做了一些市場區隔來防堵小熊迷來到Miller Park,若能補強Jake Arrieta那今年國聯中區的戲劇張力就不會只在小熊跟紅雀之間了。

金鶯本已難在美聯東區跟各隊競逐,但他們老闆似乎不這樣想,不然早把Machado拿去換大把大把的新秀了。而金鶯過去也常在開季前做一些補強,看他們去年先發戰力爛成這樣,到目前為主也只做了兩個像樣的補強包括簽了Andrew Cashner及簽回Tillman,這實在不足以補那個大破洞,若老闆還有點良心或者不想讓Machado最後一年輸得太難看,再簽幾個先發投手也不意外,也許可以學學遊騎兵把許多老將找來組個長春先發輪值(Jeremy Hellickson/John Lacky /Jake Peavy/ Ricky Nolasco)也不是不行!

而天使今年似乎在大谷加入後再度充滿了希望,但在救援投手戰力方面還是單薄了點,這個部份也許還會有些補強。至於費城人跟勇士這兩支重建己久的球隊,現在隊形都慢慢成形了,是該考慮補一些老將來帶領新秀加速重建。市場一直有傳出費城人有意以短約來簽Jake Arrieta,希望能早日塵埃落定啊。另外勇士隊的部份,一直找不到稱職的三壘手,我想若能用短約簽下Mike Moustakas,那會是個不錯的補強喔!

若由這些還未簽約的自由球員來組一支球隊,在先發投手的部份還是相當有競爭力,二、三壘、捕手、外野手都不缺明星級的選手,只希望各隊都能積極點,不要讓這些球員真的沒球打。


作者: 阿不寬

一個身形漸寬的中年大叔,從以前深愛CPBL,到偶然的機會來到芝加哥從此愛上小熊隊;也開啟對MLB的狂熱。喜歡從球隊的農場開始觀察,到整個球團經營策略的形成,這樣更能瞭解為何而贏,為何而輸;且在這當中深深體悟大聯盟經營的微妙及精深。

台灣棒球人物誌九十:鄭昆吉

鄭昆吉 (已逝的回憶)

人生的起伏,多少英雄事蹟在回憶中、在紀錄中、在你我心中。日治時期的歷史,台灣棒球的傳承,職棒的功績;多少留在球迷與球員腦海中?

多年的國手經驗,務實的治軍風格;到最後的志工生涯,鄭總教練的一生足堪成為台灣的棒球光榮代表。元年開始就是台南統一獅的總教練,四年的執教中總共拿下了兩次季冠軍,一次總冠軍;並且勝率超過了五成,相信很多球迷一定是記憶猶新,永難忘懷。

有時候小編去到了球場,總是會回憶那些已逝的傳奇;你呢?

以下是林信彰4年台灣職棒總教練成績(CPBL):
場次: 360
勝場: 178
敗場: 162
和局: 20
勝率: 0.522

一代總教頭;鄭昆吉

美職動態分析:02/18/2018-02/25/2018五大主要事件分析

02/18/2018-02/25/2018五大主要事件分析

讓我們來看看上周美國大聯盟發生了那些大事件:
紅襪最後還是跟J.D. Martinez簽約了
從球季結束幾乎大多數的預測都是認為J.D. Martinez會跟紅襪簽約,最後雙方還是簽約了,只是時間點及金額都大出所有人的預料。沒人會想到J.D.春訓都開始了還沒找到下一個家,而且最後的金額是110MM/5yrs加上2019/2020的兩個脫逃條款。這個金額遠低於當初市場預期(160MM/6yrs)及J.D.本身預期(200MM+)。在這當中波折不斷包括傳出J.D.不爽紅襪不積極的態度,一度讓市場以為響尾蛇有機會佔便宜。我想今年這些大咖的自由球員真的是在現行CBA協議下吃了不少悶虧啊,也顯現出新秀的價值扶搖直上。而不管在Rule 4或國際選秀的部份又是種種框架來限制球隊花錢,而好的新秀也無法像以往得到極高的簽約紅利,這樣下去唯有讓自己的球隊輸球才有可能讓球隊重建加速,我想往後幾年在球季末大家要關注的除了那些競逐季後賽名額的球隊,另一個部份可能是有某些球隊想辦法輸球了,產生另類的追逐戰。

Logan Morrison 終於拿到合約了
這位上季打出38轟大器晚成的大炮似乎是生錯年代了,原本大家預期LoMo有機會拿到一個比現行(Max to 16.5MM/2yrs)大且長的合約,最後只拿到預期近一半的合約。在這個人人是炮手的年代,若防守的部份無法提供極高的價值及長期穩定的表現,那球團寧願把機會留給新人。

光芒、洋基及響尾蛇三方交易
洋基在這個交易當中拿到了一個solid的內野工具人Brand Drury,蛇隊則拿到外野炮手Steven Souza 來補J.D.離開的洞,外加一個投手新秀,而光芒主要是獲得一個投手即戰力Anthony Banda、內野新秀Sloak及二名PTBL。這個交易對洋基及蛇隊都有立即的戰力補強,而光芒都著重於較長期的戰力步局。

響尾蛇跟快腿Jarrod Dyson簽約
蛇隊一下子補了二個外野手,除了要補 J.D.離開的洞,另一方面也可能是蛇隊不大想去留A J Pollock,這位大哥的傷痛史大概跟印地安人的Michael Brantley可以比拼。

光芒交易掉Corey Dickerson及簽下Carlos Gomez
上一周對光芒來說是忙碌的一周,但卻也讓人看得一頭霧水啊。先是DFA去年進明星賽的Corey Dickerson,再來交易掉只領3.55MM的Steven Souza,最後還花了4MM簽了Carlos Gomez。感覺是想省錢但又好像沒有省到什麼錢,只換得了一些新秀。我想這只能讓時間來證明這些交易的好壞了,不過這也再次證明小市場球隊的悲哀,尤其是身區美聯東區的光芒。


作者: 阿不寬

一個身形漸寬的中年大叔,從以前深愛CPBL,到偶然的機會來到芝加哥從此愛上小熊隊;也開啟對MLB的狂熱。喜歡從球隊的農場開始觀察,到整個球團經營策略的形成,這樣更能瞭解為何而贏,為何而輸;且在這當中深深體悟大聯盟經營的微妙及精深。

台灣棒球人物誌八十九:胡金龍

胡金龍 (別名:金龍A)

道奇隊,在九零年代就來台灣獻計;皮耶薩、郝希瑟、草莓先生,總教練拉索達…。相信許多球迷都一定耳熟能詳又記憶猶新!

從陳金鋒開始,道奇就對台灣球員情有獨鍾;而胡金龍就是台灣首位以內野手身份進到大聯盟的選手。小編有幸在三年前去了一趟加州,雖然進到了天使隊主場,但卻陰錯陽差沒有機會到道奇球場朝聖,這也算是小編的一個小小遺憾;不過如此,小編才有理由再去一趟,呵呵呵!

在美國浮浮沉沉的胡金龍於2012年年底回台參加中華職棒大聯盟的選秀,最以選秀狀元的身分落腳義大犀牛隊並成為2013年的球隊隊長。曾經的夢想,曾經的大聯盟,曾經的成功之路;無論結果如何,所有的價值都能長存在球員與球迷心中。

以下是胡金龍5年台灣職棒選手生涯的紀錄(CPBL):
出場次: 493
打席: 2157
打數: 1980
安打: 703
全壘打: 47
打點: 295
打擊率: 3成55
盜壘: 52

中華職棒球員工會理事長;胡金龍

美職交易分析:為何洋基交易Brandon Drury

為何洋基交易Brandon Drury

最新的交易是洋基交易來蛇隊的Brandon Drury,這是個三方交易當中還牽涉到光芒,整個交易內容是洋基送走2016年第二輪新秀Nick Solak到光芒及右投手Taylor Widener到蛇隊,而蛇隊則是從光芒換得Steven Souza,但送走左投手潛力新秀Anthony Banda及二個PTBL至光芒。

接下來讓我們從幾個面向來看這個合約對洋基所代表的意義:
>>誰是Brandon Drury
Drury今年才25歲,2015年就上大聯盟。去年大部份都是守兩壘,但他在小聯盟是以守三壘為主,新的球季可能會以三壘為主及內野工具人為輔。生涯成績.271/.319/.767,算是個不錯的打者。

>>為何洋基要交易 Brandon Drury?
在這交易前大家都知道洋基目前最大的洞就是二、三壘,雖然有大物新秀Miguel Andujar、Gleyber Torres可以頂上來,但畢竟沒人敢保證新秀上大聯盟後的表現。另一方面洋基也可以藉由延遲新秀上大聯盟的時間來換取多一年的控制權。所以Drury其實給了洋基在新球季多一點的彈性及保險。

>>Drury的薪資?
比起當初傳的沸沸揚揚的Todd Fraizer(17MM/2yrs),Drury可說是俗又大碗,他要等到2019年後才有仲裁的資格,這不但能讓洋基還是避過豪華稅,更讓洋基有更大的季中補強的空間。

>>洋基交易的代價?
洋基現在農場滿滿是另人流口水的新秀,善用新秀來換取即戰力得確是各隊慣用的手法。這次的交易掉的是23歲排名16的Sloak及排名22 的Widener,說真的在滿滿新秀的洋基農場都不算有機會能找到位置,所以整體而言算成本不高的交易。

總的來看洋基又做了一次蠻成功的交易,雖然Drury不是個高知名度的選手,但他能提供多位置的工具人角色,而且成本又極低。我個人認為這是個相當關鍵的交易,也是個不大容易輸的交易。


作者: 阿不寬

一個身形漸寬的中年大叔,從以前深愛CPBL,到偶然的機會來到芝加哥從此愛上小熊隊;也開啟對MLB的狂熱。喜歡從球隊的農場開始觀察,到整個球團經營策略的形成,這樣更能瞭解為何而贏,為何而輸;且在這當中深深體悟大聯盟經營的微妙及精深。